有人说,轻熟女时期正是女人最美的时光
虽然瑞秋儿觉得只有要充满自信
任何时期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最美的时光
就像我们总是随季节变换调整衣物的厚薄度
要视肌肤的状况随时调整保养的方式及产品
才不会造成肌肤负担喔
来要跟大家分享,瑞秋儿最近新接触到的MIT平价保养品牌
CHIK’O肌珂
产品坚持四大不添加 : 无酒精、无香料、无色素、无防腐剂
给肌肤最温柔的呵护
Chik’o 肌珂顾全大橘保湿洁净洗卸胶
产品添加,库拉索芦荟叶萃取、玻尿酸
OCEAGEN® LS 8424 天然海洋胶原蛋白等保湿成分
另外还有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的清酒酵母液喔
使用保湿洁净洗卸胶 前
记得要先将打印着open字样的圈环往上推,这样才可以按压得出来喔
使用前,先在手上来个卸妆小测试吧
Chik’o 肌珂顾全大橘保湿洁净洗卸胶 ,按压出来是透明的液状质地
在卸妆的时候不会拉扯到肌肤喔
在肌肤上稍为轻轻画圆,卸妆凝胶就会由原本的透明液状
其实在使用卸妆油或卸妆乳时,因为不容易看出是否真的有带走彩妆与脏污
常常会有一种,真的卸干净了吗的疑问
不过这款卸妆胶,是将彩妆与脏污通通包覆在这浓稠网状里
所以可以很明确的看见彩妆与脏污被带走喔
对于难卸的防水睫毛、唇膏及彩妆品,这款卸妆胶也能很轻松的卸除
不论平常有没有上妆,只要有出门,瑞秋儿一定都会乖乖的确实作好卸装的动作
使用方法 :
于手干时,按压出约十元硬币大小,涂抹于全脸,并以指腹按摩柔推
以卸妆棉拭净后,再将手打湿,按摩起泡清洁脸部残余脏污,再以清水洗净全脸
卸完妆后的脸部肌肤,觉得非常干净清爽,而且不会有干燥紧绷感喔
Chik’o 肌珂顾全大橘保湿洁净洗卸胶 ,产品的质地很特殊
刚按压出来时是轻盈的凝胶状
推开按摩之后,就转换成浓稠的蛋清质地
加水起泡后,又可以当成洗面乳洗用囉,可以说是一瓶抵两瓶耶
而且防按压的包装设计,带着出门旅行也非常方便喔
帮助柔软肌肤及后续滋养吸收
使用用法 :
早晚于清洁肌肤后,按压喷雾压头,将柔水雾均匀敷于脸部
瑞秋儿觉得喷雾式气垫粉饼水,喷洒出来分子很细微
不仅轻地轻盈、吸收速度快,用量其实也还蛮省的
Chik’o 肌珂蓝色海洋保湿舒缓柔水雾 ,质地轻盈好吸收,使用后清爽不油腻
瑞秋儿是属于混合性偏干的肤质
这款保湿舒缓柔水雾,虽然质地清爽
但用起来也还蛮保湿的,很符合我现在的肌肤需求
除了平时的日常保养,瑞秋儿觉得也可以当作保湿喷雾来使用
像是出门日晒后或者是运动后,拿来喷一下,肌肤会觉得很舒服喔
保湿滋润精华露里头添加了,库拉索芦荟叶萃取
蜂蜜萃取、高浓度大分子玻尿酸
维他命B5、木瓜酵素、DayMoist CLR™ 长效保湿因子
精华液是透明的胶状质地,触感柔滑润泽、延展性佳
使用方法 :
早晚 于柔水雾后,按压适量,将精华露涂抹于全脸肌肤
其实有时后在使用这种胶状质地的精华液,瑞秋儿都很怕摸起来会有黏腻感
这款保湿滋润精华露,只有在刚擦完的时候,摸起来会有一点黏黏的感觉
不过吸收之后,肌肤的感觉是很滋润舒适,不会残留黏腻感
Chik’o 肌珂红运当头保湿滋润精华露,质地滋润柔滑、延展性很好
使用的时候只要按压一下到底,就可以涂抹全脸肌肤及颈部
瑞秋儿觉得用量还蛮省的,不过这是我个人的使用状况啦
产品的吸收速度很快,使用后的肌肤觉得很清爽,不会有黏腻感
产品成分 :
绿茶萃取液、维他命B5、Eurol® BT- 橄榄多酚
Corum 8802 – DNA保护肽、大马士革玫瑰花露及吉野樱花叶萃取
保湿锁水修护乳呈白色乳状质地,闻起来也有淡淡的大马士革玫瑰花香
不过味道没有保湿舒缓柔水雾 那么明显
乳液推开后会变成轻盈的水感质地
使用方法 :
早晚 于精华露后,按压适量,将修护乳涂抹于全脸
Chik’o 肌珂绿野仙踪保湿锁水修护乳,也是属于很清爽的质地
不过里头添加了多种保湿成分
所以使用起来觉得也还蛮保湿的
重点是不会有厚重的油腻感,很适合夏天使用
瑞秋儿觉得,系列产品使用起来的感觉非常清爽舒适
而且Chik’o 肌珂最主要的成分诉求就是保湿
一整个就是符合我挑选保养品的重点
一、是清爽不油腻,二、是保湿
使用后,肌肤摸起来的触感水润平滑,原本的干燥粗糙感也舒缓了
就算层层叠擦,肌肤也不会有厚重油腻的负担感喔
【产品相关资讯】
CHIK’O肌珂|Art of skincare.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本文皆为本人亲自试用过后的体验心得仅供参考
产品成分及功效说明,引用商品或官网(含粉丝团)所载
不等于宣称具有疗效,每个人使用习惯、体质肤质不同,实际效果依每人体验为主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