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中秋假期又来到了东部,半年前才玩过一趟宜花,这次的目标是花东,实在太爱这里了 ♥ 第一站的目标是松园别馆,之前看分享的游记,觉得这个地方大概就是照片中的样子,一栋老房子满是攀爬的藤蔓,担心逗留个十分钟就结束了,因此上一次宜花之旅没把这儿排进行程。但后来陆陆续续看到许多花莲景点的介绍,松园别馆的排名非常前面,还有许多人大力推荐,因此决心这次要来这里瞧瞧!
▸ 推荐阅读:
▸ 推荐阅读:
▸ 推荐阅读:
松园别馆离市区很近,离火车站不过十分钟的车程,位在海岸线附近的山坡上,是邻近的制高点,从这儿可以远眺太平洋。另一个卖点是这里清幽的环境,园区内有许多年迈的松树、朴实的建筑与攀爬的藤蔓、配上柔美的音乐,在这里漫步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!
松园别馆是目前花莲县仅存最完整的日式军事建筑,在这个复杂的时空背景下诞生的松园别馆,融合了西方与日式两种文化的风格,拱廊优美的型态与巴洛克风格为西方文化,精细的瓦顶与木窗拉门为日式的特色,让它不只拥有美丽的外观,同时兼具历史价值。在日据时代为军事公务用途兼具厨房、伙房、洗衣间、睡房等设施,目前为花莲县政府委托民间经营,定期举办静态展览与活动,让这里充满人文艺术气息。
整个园区不大,散步走一圈不停留的话只要约十分钟,但这里足足让我停留了快两个小时!每一眼、每个角度都是美景,可谓零死角美女(疑?)。从窗户、拱廊往外看就像一幅画被框在里头似的,绿荫盎然的世界。
这里的松树是1921年代从琉球群岛移植过来的琉球松,因生长环境与原生长地类似,琉球松在这儿成长的非常茁壮,与台湾原生植物融洽的生长在一起,造就了这里特殊的景观。
这天的天气是阴天,在园区内散步很舒适,阵阵的凉风轻拂著,让人不想离去。看到其他人的游记有提到不推荐夏天来这里,除了闷热外还有蚊虫,只能庆幸自己来的是时候。
这样的建筑跟我就读小学的建筑物好像,脑海中的印象除了没有植物攀爬外根本就一个样,楼梯的形式也很像,走在这里有种莫名的熟悉感。国小的建筑物太老旧了,已经拆除重盖,现在回去学校都只能感叹,校园里好陌生。
从小对攀藤类植物很有兴趣,觉得建筑外观布满藤蔓非常的浪漫,就像童话故事中的建筑般,很喜欢!
由汽水瓶盖做成的风铃,虽生锈腐坏却与这里非常搭配。
在入口处有街头艺人的演奏,让园区内多了点活泼与悠闲。更晚一些,看到一位大叔游客,兴致来了与街头艺人一起合唱了好几首歌,真是有趣!
接着来到了二楼,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园区和远方,跟在一楼看到的风景不太相同。在二楼会觉得与松树更靠近了些,近距离欣赏它的姿态,不似一楼那么遥不可及。
二楼有一些漂流木与海洋相关物品的创作,这里的空间很明亮,除了许多窗户之外,屋顶有部分是玻璃,让阳光直接洒落。
二楼的长廊上放置了一排沙发,可以坐着远眺远方的海岸,同时享有绿树与海洋,风景非常的好,再来个下午茶就更棒了!这天园区里没甚么人潮,独占这长廊的我们,看着这样的美景感到格外的心旷神怡。
每一扇窗、每一个框看出去都是一幅画,真心喜欢这里 ♥
防空洞是这里容易被忽略的地方,它隐没在地上,不仔细看不知道这里别有洞天,里头诉说著一段悲伤的故事。日本在二战的末期,因为雷达技术严重落后,导致遭美军痛击,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某中将提出了一机换一舰的策略,自杀式的攻击,这批军人则被称为神风特攻队。当时台湾为日本殖民地,许多青少年被征招加入神风特攻队,他们自诩为白蝴蝶,希望死后能化身为白蝴蝶,回到家乡见家人最后一面。
松园别馆的景致很让人惊艳,就连不爱旅行的老公,也对这里赞不绝口,想让他称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呢!拜访过一趟后,终于能理解松园别馆为何能登上花莲前几大景点,可谓名不虚传啊!
* 松园别馆
住址: 花莲县花莲市松园街65号
营业时间: 9:00 – 18:00
费用: 全票$50、半票$25,可抵园内消费
♥ 更多花莲景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