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要来忏悔一下,在寻觅这趟基隆旅行的景点时,这两个地方一直在我的犹豫清单里
看网路上的照片实在没有很吸引我,直到安排了白米瓮砲台后,才想说不如顺路来这里走走
也没抱多大的期待而来,但反而是当天最大的亮点
所以各位不要看这篇的照片不怎样就对这儿兴致缺缺,泪推的一个景点啊!
首先来到的是佛手洞,隐身在巷弄民宅中
看得出附近是个很有历史小村落,有些房屋都已荒落并长满杂草
走在其中反而有种宁静安详的感觉
佛手洞就在一条狭窄的巷弄中,它的入口不太明显,上方照片是从洞穴内往入口拍的样子
要不是入口旁有个小小的”佛手洞”标示,走一走差点就错过了
当初以为入口附近应该是个小山丘或是一大片的山壁
结果非常让我惊讶,它就位在住宅区里,入口的两旁即是民宅,还有民宅依着它的山壁建造
从外观上看来,根本不知道这里别有洞天
还未进入洞口,光离洞口有段距离就可以感受到一股凉意,更别说洞穴里
超棒的天然冷气房,才刚入洞窟里没几分钟就把刚刚到白米瓮砲台的热气完全赶走
洞窟高度时而低时而高,最低跟我身高差不多,高个儿可能就得辛苦一点,最高的有两层楼高
前几天一直下雨,雨水难免渗入洞穴里,要小心地上的水洼也要注意山壁上的小雨滴
这里就像电影场景一般,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神祕的探险旅程
走一走好害怕前方会突然出现甚么怪物,或是后方突然崩塌开始要逃难,哈
洞窟里有时会遇到叉路,向左走?向右走?还真是两难呢!
就像在走迷宫一样,每条叉路都长得很像,怕回头时候迷路在洞窟里
佛手洞之所以称作佛手洞,是因为其中一个洞窟的顶部有一个像手掌印的形状,大家觉得像吗? 哈
在这里遇见了一对夫妻,听见他们说佛手印到底在哪里?(他们似乎一直在附近寻找)
直到我指了洞窟顶部,他们才恍然大悟然后大笑,寻寻觅觅殊不知就在眼前
在这附近看到一户人家很有才,把他们家的小狗剃了毛,但唯独留下两个手掌印的形状没有剃除,真是应景啊!
洞窟是天然形成的,没有甚么人工的气息,只有一些灯具的辅助照明
佛手洞与仙洞岩是号称全台湾最大的海蚀洞穴,壮丽的景观总是花费长久的时间一点一滴琢磨而成
不禁赞叹大自然的功力
喜欢这里的特别、喜欢这里的宁静、喜欢这里的凉爽
这样的洞窟景观就算是国外也是难得一见的奇景,更别说是在台湾了
只是参访人数不多,但也许这是件好事,就让它维持原有的宁静不受人为破坏吧!
从洞穴看出外面的世界透著蓝光,表示顺利地回到了入口处没有迷路,哈
佛手洞穴里区域满大的,洞穴内小路曲折,景观壮丽,喜欢自然风情的千万不要错过唷!
洞穴里灯光昏暗,实在不怎么好拍照(摄影功力不够),希望这些照片不会吓跑大家 😛
另一个在佛手洞附近的海蚀洞是仙洞岩,走路不到五分钟就可到达
仙洞岩的外观绿荫盎然,传说有仙人在此得道升天而得其名
庙宇就建造在山洞里头,墙壁与天花板就是天然的岩石,高低起伏不一
屈就于山洞的形状,寺庙的空间有点壅挤,大厅大概就如照片上这样
在大厅后有两个走廊分别通往不同的山洞,右方走廊的山壁上雕了许多大型的佛像,看起来颇有历史
大厅上方挂了两座水晶灯,寺庙难得会有这么现代化的灯饰,很漂亮忍不住帮它拍了独照
而左方的山洞较独特,在入口处看到有标语写着”一次仅十人通过”
心里还想说,又不是吊桥或甚么怕重量超载,只是个山洞而已?走到一半终于明白…
入口的走道宽度仅能一人通过,越往里头走越狭窄,上方照片中还不是最窄的时候
走到后来根本只能蹲著走,像小时候被体罚一样,不论是高度还宽度都极度狭小
体型较宽大的千万不要尝试,膝盖不好的也不要尝试….
好不容易走到尽头终于比较宽敞了,尽头是一个山洞,供奉著一个佛像
山洞四周的墙壁上刻满了文字,有些是中文,有些认不太出来是哪个语言
据说是清朝时期文人骚客所遗留的文物笔迹
在这个山洞里会被强迫停留个一阵子,因为要确认回程的路上都没有人
不然在中途碰头可就尴尬了,到底是谁要回头呢?我想双方都不愿意吧 😛
* 佛手洞
地址: 25.145131, 121.748260
交通: ,至仙洞岩站下车
开放时间: 8:00 – 18:00
* 仙洞岩
地址: 25.144416, 121.749177
交通: ,至仙洞岩站下车
门票: Free
![]() |
![]() |
||||
![]() |
![]() |
||||
![]() |
![]() |
♥ 更多北北基景点: